景点介绍
下龙湾
下龙湾,位于北部湾西部,离越南首都河内150公里。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下龙湾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龙湾是越南北方广宁省的一个海湾,风光秀丽迷人,闻名遐迩。风景区共分为东、西、南3个小湾。因其景色酷似中国的桂林山水,因此被称为“海上桂林”。2011年11月12日“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公布,下龙湾榜上有名。
越南语作Vinh Ha Long(意为“龙下海之处”)。越南北部广宁省鸿基市附近东京湾西北部海岸的海湾。位于海防东南方164公里(102哩)处,面积1,500平方公里(580平方哩),包含约3,000个岩石岛屿和土岛,典型的形式为伸出海面的锯齿状石灰岩柱,还有一些洞穴和洞窟,共同形成一幅异国风味的如画景致。水域和热带森林中可见各种不同的海生及陆生哺乳动物、鳄、鱼类和鸟类。
海湾起源传说
关于海湾起源有两个类似的传说,反映在名称上。第一个传说称龙猛力跺在地上而使山岭崩倒,形成了很快被水填满的谷地;仅有山岳的峰顶——现在下龙湾的岩岛——浮在水面上。另一个民间传说提到龙的长尾把大地撕裂,造成谷地和缝隙,而在龙跃入邻近水域时淹了水。两种版本都借自现代关于塔拉斯各(Tarasque)怪兽的传说,这是一种像龙的海洋生物,据说住在下龙湾。
众多石造工艺品的发现证实了和平文化(约1万年前兴起)曾发展至此,还有特定下龙文化的遗物。到19世纪为止,下龙湾一直被中国和越南人海盗利用,但到20世纪在下龙湾岛屿居住的人民还是有限。沿着海湾岸边有不少人靠着下龙湾的船运和渔业维生,旅游业也很重要,部分原因是有人渴望见到传说中的塔拉斯各怪兽。为促进经济成长而增建工厂及住宅区的计画遭逢了保护海湾生物与自然景观方面的阻力。1986年吉婆岛(本区最大的岛屿之一)的一部分被划为国家公园,1994年整个海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保护区。
下龙湾迪独岛 在1500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山岛林立,星罗棋布,姿态万千,这里究竟有多少岛屿多少山峰,至今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据说共有3000多座,仅命名的山、岛就有1000多座。下龙湾的名称来历有种种传说:一说是上天遣神龙降临北部湾,助越南人民抗击外侵,龙口吐出颗颗龙珠打击侵略者,龙珠落进海里,化为岩石,耸立成山。还有人说有一群白龙从远方飞来,被这里的绮丽风光所吸引,从天上下来留在海湾里。白龙翻腾激浪,化作千姿百态的奇山异岛。据科学工作者考证,这里是原来欧亚大陆的一部分,后沉入海中,形成了这种自然奇观。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山石、小岛雕附的形状各异,有的如直插水中的筷子,有的如浮在水面的大鼎,有的如奔驰的骏马,还有的如争斗的雄鸡,最有名的是蛤蟆岛,其形状犹如一只蛤蟆,端坐在海面上,嘴里还衔着青草,栩栩如生。
岩岛上有许多岩洞,其中木头洞最具特色,有“岩洞奇观”之称,位于万景岛海拔189米最高峰的半腰,洞口不大,洞内广阔,分为三层,外洞可容数千人,洞壁上的钟乳石,形成各种动物形象,活灵活现,令人称奇。
中门洞 中门洞是下龙湾又一个著名的山洞,也分为形状、规模各不相同的三间。外洞像一间高大宽敞的大厅,可以容纳数千人。洞底平坦,洞口与海面相接。涨潮时,小游艇可以一直开进洞中。外洞口周围长满了榕树、竹子、石松等草木。从外洞通中洞的拱形洞口,只能容一人通过。旁边立着一块酷似大象形状的灰白色的大石头,像卫士守卫着洞门。中洞长8米,宽5米,高4米,洞里又似一个精美的艺术馆。再通过一个螺口形的洞口,就进入了长方形的内洞,长约60米,宽约20米,四周钟乳石错落有致,很自然地形成许多小洞及生动的雕像造型。
万景岛以西3公里,有个巡洲岛,这是下龙湾惟一的土岛。岛的东部有几栋两层楼房,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一幢八角形的红瓦楼房,掩映在青松、白檀丛中,室内陈设全部是竹藤制品,显得简朴美观。这是胡志明主席生前游览下龙湾时常常休息的地方。
下龙湾不仅山明水秀,而且物产富饶,海里有许多名贵的水产。下龙湾的气候和地形适宜于各种热带鱼类生活,又有几个河口带来的食物,因此越南沿海的各种鱼类,在下龙湾都有。
下龙湾还有巴门岛上近乎原始状态的热带丛林,岛上树木花草青葱繁茂,还有野猪、梅花鹿等野生动物出没。特别是在若岛,你可以看到一个极讨人喜欢的红鼻猴王国。这里养的猴子都是红鼻子、红屁股。岛上的猴子极为顽皮和大胆,见到陌生人,就成群地跑到海滩上跳跃,欢呼。
地名由来
下龙即下降的龙。19世纪以前,在中国古书籍中,没有关于下龙湾名称的记载,而此海区所知的为安邦,绿水,云屯等名字。自19世纪末以来,“下龙湾”名字才出现在法国的北部湾航海图。用法文出版的“海防新闻”报道:“龙出现在下龙湾”。此事简略如下:于1898年Alavangso船长Lagoredin少尉在下龙湾三次见到一双巨大的海蛇,不只是那少尉,而许多船员也看见蛇。欧洲人联想该动物象似亚洲传说的龙,是否由于广宁海域被取名为下龙湾? 但据传说,下龙湾名称来源有关于一个群龙下降帮助越南抗击侵略者的故事。该故事讲:“好久以前在越南立国之初,人民过着平安的生活,却被外邦敌人到来侵犯国土。在强敌之势下,上帝派遣母龙带一群子龙下凡帮助越南抗敌,当敌船从大海向岸上汹汹攻击时,群龙立即喷出无数的珍珠,化成千万座挺拔的石岛,连结成坚固的城墙。正在飞驶敌船突然被挡住,而撞着石岛,或互相碰撞得粉碎。敌人瓦解后,母龙和子龙看见这里景观清平,树木鲜美,人民认真勤劳,团结互助而不返回天界,却留在尘世,母龙降落之地是下龙,子龙下来侍侯母龙之地是拜子龙,群龙搅起白浪之处是龙尾,(即现在的茶古半岛)”。
地理位置
下龙湾是位于越南东北部广宁省省份的群岛海湾区,其东经从106°56′至107°37′,北纬20°43′至21°09′下龙湾的西,西北面自从广宁省安兴县,经过下龙市,锦普市延到云屯岛县,东南和南面靠近北部湾,西南和西面靠近海防市吉婆岛。在世界地图上,下龙湾的北面接近中国,东面接近东海。1962年,下龙湾被越南文化通讯部确认为国家级名胜古迹,其面积为1553平方公里,包括1969座岛屿。面积为434平方公里,共有775座岛屿的下龙湾中心区,在1994和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因其景观和地质地貌格外性价值而两次确认为世界自然遗产。
下龙湾世界自然遗产区(即第一保护-核心区)经下列三地点为界限:西面的木头岛,南面的三窖湖和东面的贡西岛。第二保护区中间区被确定于沿着18A号公路从盖赞(CAIDAM)B12油库到锦普市光亨坊第十一号里程碑的海岸线。第三保护附近区:是中间区围绕的海域和陆地区,其中包括海防市吉婆岛国家园的相连接海域。
气候
下龙湾气候属于潮湿热带气候,其两期分明,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干、雨季明显。11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5月至10月为雨季,雨季多有大雨和暴雨,气温高,湿度大。年平均温度约15℃至25℃。每年雨量均达2000至2200㎜。下龙湾有着典型的纯一潮汐制度(其幅度约3.5至4m),海水咸度从31-34.5‰,在雨季稍低些。
下龙湾最佳时间:越南的11月至次年2月气候宜人,城市里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百花吐艳,是越南最美丽的季节,也是去越南旅游的最合适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