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介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the Museu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亦简称作Guangxi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Museum),是中国省(区)级地志性博物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七一广场东侧。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前身是1934年在南宁创立的广西省立博物馆。当时已初具规模,有固定的馆舍,文物藏品达2万多件,还有大量的石刻拓片和各种新旧图书资料,并举办过各种展览。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广西省立博物馆几度搬迁,处于风雨飘摇、举步维艰之中,文物损失严重,馆名也多次更改。直到新中国成立,广西的文博事业才得到复苏。经过多年筹备,1956年5月1日,广西省博物馆大楼竣工,宣告重建工作完成。1958年3月,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广西省博物馆遂改为现名。
该馆主体建筑陈列大楼,是一座具有壮族干栏式建筑特点的长方体大型建筑,集陈列展览和业务办公于一体,一至三楼用于陈列展览,四楼用于办公。陈列大楼后面,是一块24000平方米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文物苑。整个博物馆用地总面积为32757.8平方米。
广西民族文物苑位于广西博物馆旁,是广西博物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 广西民族文物苑区的延伸和扩展,为极具地方特色的露天陈列馆。
广西民族文物苑展示了广西壮、侗、瑶、苗四大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苑内有铜鼓巨雕、镇边大炮和各种各样的民居建筑等。
广西是“铜鼓之乡”,铜鼓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全国出土的铜鼓中,广西占有三分之一还多,其中广西乃至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鼓——云雷纹大铜鼓就被收藏于此。
铜鼓
铜鼓文物苑的大门迎面是一个巨大的铜鼓。铜鼓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一条奇葩,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广西是古代生产和使用铜鼓的主要地区,全国已出土的1400多个铜鼓中, 铜鼓
广西县元靖镇水冲庵发现的云雷纹大铜鼓是广西最大的铜鼓,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铜鼓。鼓面直径165厘米,高67.5厘米,重约600多斤,堪称铜鼓之王。铜鼓是铜锡合金铸成的一种特殊乐器,是古代壮族人民跳舞娱乐,拜神祭祀,练兵打仗时助兴的工具,更是贵族和头人财富与权力的象征。古书上说:“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可见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