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Welcome to guilin-tourism关于我们|客户服务|合作加盟

电话:0086-773-8988398(24小时)传真:0086-773-8988397

QQ:2567133376     Email/skype:guilin-tourism@hotmail.com

景点简介:……
景点介绍
经略台.真武阁
真武阁真武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城东绣江北岸一座石台上,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登阁远望,隔着南岸广阔的平原,东南山岭巍然矗立,气势雄壮。阁本身高13米,加上台高近20米,也是周围区域观赏的对象。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略台始建于唐乾元二年(759年)。著名诗人元结到容县都督府任容管经略使,在容州城东筑经略台,用以操练兵士,游观风光。明朝初年在经略台上建真武庙,明万历元年(1573年)将真武阁庙增建成三层楼阁,这就是现在的真武阁。
  真武阁,阁三层,三檐,屋檐挑出很大而柱高甚低,感觉比一般楼阁的出檐节奏加快,使得真武阁不象是一座三层建筑,倒很像是一座单层建筑而有三重屋檐,有强烈的韵律感和动势,但又较一般重檐建筑从容和层次鲜明。再加屋坡舒缓流畅,角翘简洁平缓,给全体增加了舒展大度的气魄,非常清新飘逸,是充分表现中国建筑屋顶美的杰作。底层平面比上二层大出很多,也使轮廓更显生动。
  真武阁和经略台,并非同一时期的建筑。“经略台”建于唐代,距今有1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唐代容县的经略使为操练士兵及观赏风景而建,取“天子经营天下,略有四海”之义而得名。登经略台,可览群山阅秀江水,不失为游览观光的好地方。真武阁乃明朝后修之建筑,距今400余年。当时容县百姓多居住在草房里,易生火灾。因此,按照道教之说,在这经略台上建了侍奉真武大帝的真武庙,以镇火灾。从真武阁上的琉璃瓦就很容易看出这一点,隆起的琉璃瓦是蓝色,而间隔的凹进去的部分是红色的,即代表“水压住火”的意思。真武阁,高约十几米,共三层,整体结构透着古色古韵。据说阁楼一层原供有真武大帝,现在已经找不到任何痕迹了。站在一层,四面通透,觉得有些冷!引人注目的是檐上的两块牌匾 “天南奇观”和“天南杰构”,据说“天南奇观”的“奇”字(不是这么写的,输入法没有这个字)就展示出整个建筑的结构。而“杰构”非“结构”,也是为了突出其独特和杰出性。 
真武阁作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被誉为“天南结构”。全阁为杠杆式纯木结构,用近3000条格木构件,不用一颗铁钉,巧妙地使用了杠杆结构方法,串联吻合,彼此扶持,互相制约,合理而协调地组成一个十分稳固而又优美的统一整体。其中,最为独特和奇妙的是阁楼二层的四根内柱,居然是柱脚悬空。从狭窄的楼梯登上二楼,这四根奇特的内柱就展现在眼前。我试着用手伸进柱底,手可以在柱底自由划动,果然名不虚传。听讲解员说,原来每根内柱都承受着上一层楼板、梁架等阁内以及屋瓦、屋檐等阁外的重量,当两边重量相同时,即形成了这悬空的“奇观”。虽然登上这阁楼有轻微的摇感,但据说400多年,真武阁经历了多次风暴的袭击和地震的摇撼,却安然无恙,实乃世界建筑之罕见。但是这“天南结构”如何修葺呢?讲解员说,真武阁除换过屋瓦外,其余基本未做任何修建,还保持着原有的“不用一颗铁钉”的历史。但是曾经换屋瓦时,因为开始并不了解情况的工人们刚从一角的屋檐上开始动工,就感觉到摇晃的利害,所以只好停工。后来向专家请教,才得知因其独特的天枰结构,所以必须四角同时换瓦,方能保持平衡
景点图片